• Jun. 29. 2020

    危老重建

     

   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,平均每年發生地震次數達數千次以上。據內政部統計,目前全台屋齡30年以上有410萬戶,10年後將達640萬戶;而這些都市危險、瀕危及老舊建物,普遍有抗災能力不足的高度安全疑慮,如未加速重建,對民眾生命、財產及安全影響甚鉅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再者,台灣早在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,推估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。因此,國內對於樂齡住宅的需求只會越趨增高。如何維護老人生活的適居與尊嚴?需要更完善的無障礙居家環境,除了能讓年長者「在宅安養」,更解決「老人住老宅」的「雙老」普遍現象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台灣不僅面對高齡人口的問題,房屋高齡化所衍生的住宅危機同樣令人憂心,需要政府與民間一同努力。於民國106年5月施行的《危老條例》號稱「都更的高速公路」,目的即是設置一條專為老舊危險住宅的重建捷徑;相較於都更申請程序複雜、時間冗長,危老替都更打開了方便之門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《危老條例》上路後,申請及核准案量連年攀升,全台6325棟老屋已完成初步評估,未來每年危老新增核准案將達500件。不僅讓紙片屋蛻變重生、畸零地、地籍零碎、不利都市景觀等問題,更改善民眾的居住品質及城市樣貌,讓民眾不再感覺「都更好難」。危老讓都更逐漸擺脫負面、挫折的印象,藉由《危老條例》修法,增加規模獎勵的引導,也讓危老與都更的銜接更加緊密。